最数码 > HiFi圈
退烧出门首选的头戴旗舰 飞利浦Fidelio X2耳机评

2015-04-09圈子:HiFi圈

本文来自网友苍海缘月分享在最数码论坛的文章://piebbs.pconline.com.cn/topic-127993.html#ad=7263

  作为近代CD音频定制者的飞利浦,在音频技术领域一直老而弥坚,音频市场上不少主流产品一直使用飞利浦的解码和功放芯片,便宜好用容易出效果一直是飞利浦的优势所在。回想起自2004年入手第一款飞利浦HP800耳机却匆匆中过去11年了,如今也蛮怀念当年用HP800和西伯利亚的CS队友们一起打CS的年轻时光。

  而今天笔者作为飞利浦耳机的老司机(确实早期耳机不算太发烧),难得利用工作闲余的时间来晒一下飞利浦头戴式旗舰耳机 Fidelio X2的感受,Fidelio系列是飞利浦专门针对音频研发的高端路线,至于效果如何还是以聆听的实际情况来了解。

  外观结构:

  X2作为一款旗舰级的头戴耳机应具备什么,那很显然是做工质量!个人觉得X2在做工质量方面依然维持了X1的优势,采用金属为骨架显得非常扎实硬朗、整机结构非常有趣一点是,我跟做大耳机的朋友们坐下来聊天时发现,这货耳杯转动设计和AKG K812的旗舰做法一样,均采用转轴支撑的悬浮设计来适配不同人群的佩戴感,也可以减少头梁共振效应的影响。

  在耳杯方面的设计,觉得飞利浦也算是破费心思地加固了耳机外侧的金属网,在数据的计算上X2的开放式设计几乎是在透气量和防护性做到了极为不错的平衡。另外耳杯腔体外部采用的是塑料耳杯材质,这样做很好地保留低频泛音和避免金属腔体的反射音带来的尖锐闷刺混等常见的听感缺陷。

  头梁部分采用小牛皮的真皮设计可谓是十分良心,上手质感和LOGO处细节让人感觉X2的逼格满满无可挑剔,而头梁处的3D内网头带采用自适应网面设计能减少夏天佩戴时的散热问题。

  比较让人在意的是X2的承托带部分采用了塑料构联的形式,塑料带的强度虽然是非常高的,不过在布料缝隙方面还是给人感觉不够牢固。

  承托头带的下段与头梁骨架联接处也是采用了塑料带作为联接,此处还会印上产品的产地标识。尽管整个头梁系统看起来都蛮不错的,但笔者头部不算大的人也感觉X2比较夹头。可能与真皮包覆的钢条角度较紧有关系,建议大家用一些东西较长时间撑开X2会有不少改善。

  最后是X2让人又爱又恨的绒毛海绵双层耳垫,你说冬天这货我觉得是绝对的保暖,要是夏天过热的环境又绝对让你想马上脱掉。总之这个绒毛垫子绝对不能烈日当空的太阳底下带着,对于笔者这种动不动就钻进地铁和空调公交车的广州人而言是问题不大。

  附件方面X2倒也没有什么太多配套,反倒是线材方面的做工倒也是很有质感和品质,采用了24K金的镀金插口和低阻抗的编织线材能一定程度减少听诊效应的常见问题。

  比较让人感觉好玩的就是线头部分设计了一个收纳线材的绕线器,非常方便耳机出门时的整理收纳。

  以做工来说X2绝对是杠杠的产品,从综合角度来说X2和K812的做工质量倒也差不了多少,特别是X2没有K812单元线外露这么坑爹,所以X2设计做工方面绝对是一个扎实又不缺乏细节的高端大耳机。起初笔者倒也好奇X1 X2这种类似于歌德的设计会有点过于粗糙,然而上手的细节触感让人感觉这绝对是一款坚固耐操的旗舰标杆。

  技术亮点分析:

  开放式后盖:

  从飞利浦的爆炸大图可以看到X2的整体结构其实并没有那么密闭,开放式的后盖采用了编织感的金属网面维持了相当的透气量,这有助于低频的释放和声音的过渡以及层次感的展现输出。但是开放式虽然让声音显得更具线条感,但是维持低频需要一定的透气量平衡,过多的透气量容易没低频,过少的透气量会显得声音发闷。

  预倾角设计:

  在日系耳机中比较早意识到倾斜角设计,这一设计最早来自于索尼的入耳式产品布局作用于耳道。预倾角可以有效贴合耳道佩戴时的声音反射问题,让声音传导更有效直达耳道的内部。事实上在大耳机中也是可以干的,但是这对于模具来说需要稍微的调整,这种预斜角的设计在佩戴方面也可以呈现舒适的贴合度,不仅高效也更加舒适。

  LMC分层动态控制技术:

  在驱动器内包裹一层阻尼胶的多层聚合物隔音膜,通过阻尼胶与振膜层之间形成的边界,可以有效的吸收并且抑制任何升高的频率,并将其形成平滑平坦的频率响应,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层驱动单元振膜技术避免了单振膜中产生的多余余震,并且通过阻尼胶层吸收多余的震动实现修正回响的效果,提升Fidelio X2更均匀、自然和精准的高频音效。

  (以上比较偏向官方的说法言辞,实际上每一对的X2单元都是经过了出厂时的曲线配对,这和专业的监听产品一样对音质有极高的严谨性。分层技术的设计实际来源于早期的喇叭振膜的做法设计,单元的中心区域一般灵敏度和层数较薄,而外围的强韧性会高一些,这实际还是没有脱离传统音响的设计,但是LMC比较独特的就是假如了阻尼胶来减少了多层振膜的余震,有点类似于三明治式的单元压抑余震设计,即对高低频的兼顾和分频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技术总结:

  虽然笔者在大耳机设计制造方面经验也不是特别多,而飞利浦X2这款产品主要给我的感觉有种把扬声器挂在耳边的做法,事实上耳机的技术本质就是源自于扬声器系统修改,特别是AKG K1000也是这样做的典型。耳机技术在近年无论是振膜还是线圈又或者磁体结构设计,都渐渐开始走向追求更高阶的扬声器技术系统融入的趋势也是无可口非的。

  反相位或者多单元又或者异种单元,乃至分频技术的融入和自带解码耳放。都让许多大耳机的腔体布局越来越精细化,即便是笔者近期也在研究圈铁耳机和自解码的耳机产品,X2在产品设计上给了我不少灵感。

  音质评测:

  评测器材:

  斯巴克 凯音N6+C5  HIDIZS AP100 声擎D3 火龙火线接口  晨曦解码耳放一体机 

  手机:VIVO X5MAX VIVO XSHOT 小米新NOTE IPHONE6 PLUS IPHONE5 IPHONE4

  声场表现:

  笔者此次采用多种不同的设备作为听音测试,很大程度就是在声场方面的聆听尽量减少偏差。实际上飞利浦的声场并不是传统开放式AKG K501那种空旷的走向。相反X2是一种人声的位置稍前突出结像感,整个声场的主体信息较突出位置的变化,而声场的背景显得很有铺垫感,有种让人干净平和的背景感,整个声场的地面如似在眼前,声场的包围感和氛围都能良好体现。

  如果古典交响乐的极端爱好者,肯定会觉得X2的声场在一般前端系统下显得不够宽阔,但是X2的纵深范围非常优秀。只有用较好的耳放系统和台式音源的时候绝对又是让人感觉到X2完全不同的素质玩法,所以企图拉开X2的声场获取更多的细节定位感受需要一定的前端投入。

  X2的声场形态主要走的是室内中小型的编制范围以内,属于近距的现场舞台的表现,整体的定位和摆位会觉得有些含糊的部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调音才让人那么在意乐器的精确位置带来疲劳的信息接受。

  某些耳机才玩了几年的人,总感觉耳机定位越精准信息量越大的想法都只是停留在信息数据的展现,完全忽略了细节的合理梳理和平滑,X2在声场形态上有非常不错的平滑修饰感,这点在高端耳机系统中细节梳理流畅显得非常重要,X2不会因为细节过多而凌乱无章很符合这点要求。

  低频:

  X2的低频是属于典型的瞬态结像偏重走向,低频的下潜下探范围并深,但是低频带来的声场轮廓感很好地支撑了整个声场的边界部分,使得低频的力量细节的场感反馈非常良好,这种低频设计在音乐和电影原声的表现中具有非常好的包围感优势。

  低频在较为宏大的音乐场景中,绝对不会觉得X2的低频有太多值得挑剔的地方,反倒是前端的低频素质很容易被X2所反馈处素质偏差,假如前端的低频不怎么样你也别想指望X2能有多好的低频效果。

  尤其是一些调音较为老道的产品低频显得柔和就非常让X2变得没有那么扎实,而一些前端风格比较新派的数码味就会显得低频更为硬朗,只有在台机系统中较好的低频下才会觉得X2最为理想。

  如果聆听一段花木兰出征或者鬼太鼓座这类纯鼓乐,你能轻易感受到才深沉的低频场景反馈,非常流畅真实的感受,没有较为粗直生硬的低频表现,从很多乐器的细节质感还是能感受到X2相对前作的X1有所提升,这种做法并没有过多影响了中高频的细节,相反在场感和力量细节的表达上有更好的提升,这对于一个耳机而言能表达更多的细节,同时也能满足一些电影爱好者的需求,毕竟纯HIFI走向的耳机没有几款看电影时能表现较好的包围感和场感,尤其是在开放式耳机中具有这种低频设计取向的更是难得。

  中频:

  很多人买个旗舰耳机总会倾向于这个耳机到底适合男声还是女声,事实上在X2的身上就不会有这种坑人的念头,X2的中频表现很适合男女的细节均衡表达,整个中频设计得醇厚平润,没有过多浓厚的渲染感。

  如果倾听一段小野丽莎的人声演唱你就会感觉那种醇美的温暖很让人喜欢,倾听比较有层次感的男声如赵鹏等也会感觉中频的层次感没有空心化的走向,这对比很多主流的旗舰在人声部分的减薄来达成更多的人声清晰度和细节,X2这种醇美含糊一点的做法更适合那些追求音乐味平顺的老发烧的口味偏好。

  X2的中频算是一个突出的地方,也是X2最具有优势的所在,人声的饱和度和细节表达顺畅性几乎是别的同价位耳机少有能与之媲美的,只是目前主流发烧友偏好一些宽柔美的大信息量走向,完全没有发现像X2这种人声比较周正的规整感才是更为难得的还原性走向。

  最让人讨好的就是X2在大多数前端的表现,都会显得人声位置有些突出热情,在声音的主体有很好的人声为中心定位,这一点很容易让一些人声并不怎么靠谱的主流播放器或者手机都能够有良好的互补性。

  高频:

  X2的高频具有光泽感又不会显得明亮度过高而刺耳,高频具有平滑的过渡修饰感很让人接受这样的高频。尤其是钢琴乐器的表达会感觉有种上个世纪难得模拟味的影子,在一些较老录音的钢琴曲方面让人在这方面的感受较深,可以说X2的高频有点过于老练的调音影子,非常接近飞利浦CD早期那种中正平和的光泽感。

  比较让一些主流发烧友的是X2的高频还不够直白凌锐,这种高频削峰的手法所带来的调整在这一点上,就不那么容易被一些没有聆听经验的新手所理解。

  事实上聆听一些小清新的流行乐或者新世纪音乐,X2的高频细节都会表达的非常光泽顺滑悦耳,只是一些手机或者播放器的高频域要是表现过渡不好或者不大完整,就很容易高频变得薄刺。

  例如人声齿音的超高频泛音部分,X2会略微打磨得较多一些,但是平滑的细节却不会损失过多,恰到好处的超高频泛音和空间轮廓还是形成一个很好的结像空间,尤其是低频的铺底和开放式带来的通透性使高频部分的融合感很高,乐器不大容易和人声产生脱节感。

  比较让笔者哭笑不得的就是居然有人用HD598和06MX这样的坑货来描述X2的高频怪异,我只能说所谓的压抑感其实很大程度是音源的问题,而且HD598算的上森海最坑爹的千元产品,我一直认为要是能认可这个产品的人几乎不是听音有问题就是钱没处花了,买个DT235恐怕也要比买个HD598要强多了。

  总结:

  如果过去我要找一款直推的旗舰头戴,有人声有声场和解析细节还能兼顾一下看电影,同时又能不失人声的韵味和乐感,觉得在这种挑剔的要求下几乎没有什么产品可以满足这种追求。而X2却是能满足这种挑剔要求的产品,平时笔者只需要带着凯音N6或者VIVO XM5AX作为音源直推X2就很不错,基本就不需要过于折腾带着X2满足出门时的挑剔听音,虽然作为一个发烧友在不同时期喜欢听不同的声音和音乐风格。

  我觉得X2在影音兼顾和多种音乐风格的杂食性上,的确是一款表现十分全面的头戴大耳机,无论是在飞利浦的产品历史上,又或者硬扛四大品牌的同价位产品也没有任何压力,如果静静细心去聆听X2就能发现这样的声音作为出门或者退烧的选择也是极为理想的首选。

  如果非要一针见血地描述X2的声音,就是让人只想轻松听歌退烧不折腾的声音,但稍微夹头的头梁有点拖了后腿,其实佩戴感是一个很影响耳机辨别主观感受的关键,很多人觉得声音某些耳机声音很有压力或压抑,其实是因为耳机过于夹头影响了对声音的判断。

最数码 微信公众平台:zuishuma
最数码 官方微博:@PConline最数码